三大部分细节满满 总台记者直击奥运火种采集仪式
实际上,不仅仅只是由市场来决定产业转移,国家也应有政策支持,因为沿海地区发展本身就是国家政策支持的产物。
同样重要的是全球经济力量对比也加快了转变。但我们不能因此断定它意义不大。
危机把世界抛进未来的事实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。这种变化无论如何都会发生。去年这一比例降至53%,预计到2013年将降至50%以下。危机也暴露出欧元区容易受到公私部门过度举债的冲击,这是过剩储蓄流经资本不足的金融机构涌入不良投资所致。假设2005年各国的GDP为100,那么在2010年,美国的GDP是105,欧元区是104,日本是102,而巴西是125,印度是147,中国是169。
在危机最严重时期从G7和G8到G20的转变,就是这种责任转变的一个象征。达沃斯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危机所暴露和引发的不确定性。更大的不幸,是水涨船高了,工资跟着也高。
牛群直觉引起的泡沫这次北京推出打压楼市的政策之前,我不担心中国会出现上文提到的跟借贷膨胀有关的泡沫,因为央行紧收银根已有好几个月,楼市的走势看不到有泡沫的先兆。进入 张五常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房地产 。重庆已推出,详情我没有跟进。不是事后孔明:二○○九年三月二十日我发表《伯南克别无选择。
这些发神经的例子跟货币政策没有明显的关系,而对经济整体没有严重的不良影响。会带来泡沫吗?很难说。
一般而言,比较可取的仓库是房地产。我没有详细资料,一般之见,是在内地以公司的名义买楼不划算。二○一一年初某估计说,美国的总财富下降了约百分之三十,楼价平均下跌了约一半。这是因为楼价不是现有租金或租值的折现,而是预期租值的折现。
我早就说过货币政策不容易用得适当,早就建议中国要改革货币制度,也多次指出人民币要转用哪种锚。楼价,尤其是商业楼价,急速地下降了百分之八十以上。乙、正在兴建或计划兴建的楼房数量。去年某媒体问中国的楼市有没有泡沫,我说不知道。
好些历史书说荷兰的郁金香危机严重地损害了当时荷兰的经济,但五十多年前我的一位老师Warren Scoville作过深入详尽的考查,结论是郁金香球茎发神经地大升大跌是事实,但经济危机没有出现过。这样导致的楼价跌幅不能说是泡沫:政府是明知故「犯」的。
理由明确:朱镕基大手调控,中国的通胀率从百分之二十以上调控到负百分之三以下的通缩。假设楼市没有泡沫是假设楼价没有过高。
这些数字要有地区的总楼房面积作比较,也要有交通、市场、学校等设施的忠实介绍。他们翻出来的大字标题是:张五常说楼市没有泡沫。我不同意这种均衡理念,因为经济学的均衡不是真有其事,在真实世界无从观察。经济学的困难是很难判断楼价是否过高。是大难题,我没有妙方也要说说。从观察上看,这关系是对的,尤其是货币的借贷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不是局部而是全部,楼价的泡沫出现只是首当其冲的悲剧。
我不懂政治,国际政治更不懂。经验的规律说楼价的急升与泡沫性地暴跌,跟借贷膨胀有肯定的关系,但不是说经济学者有可靠的泡沫理论。
这是科学方法上的话题,我在《科学说需求》一书内手起刀落,解释过了。跟货币无关的市场泡沫的经济理论,起自一八七九年马歇尔出版的那本今天少人知道的小书(The Pure Theory of Foreign Trade and the Pure Theory of Domestic Value)。
我在《经济解释》卷二《收入与成本》第四章提出的仓库理论重要,该书还有几天面市,这里顺便卖一下广告(一笑)。这些年新兴的泡沫理论必定连带着货币问题,尤其是货币政策带来的借贷膨胀。
从经济原则的角度看,北京推出的政策是违反了市场引导土地使用的规律。原则上,北京推出的政策可以很严重,而如果全国推行可以是灾难性。知之为知之,我把自己知道的说说吧。目前一般市场的迹象显示,中国有通胀预期,但不严重,而北京要压制通胀的决心明显。
我们不能排除这政策不仅打跌楼价,整个经济的增长可能受到池鱼之灾。目前的情况,是住宅楼宇的每年租金约楼价的百分之二强,商业及工业楼宇约百分之五、六。
以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学问,古往今来没有谁比得上弗里德曼,他谢世前两年知道在地球一体化的转变下,他的币量理论出现了问题,而他唯一认可的联储主席格林斯潘,还是不幸地中了计。日本与美国的不幸经验经济学的「泡沫理论」多得很,没有可靠的。
穷人没有买楼,楼价上升他们无缘享受,有所不公也。借贷膨胀导致的楼价急升及暴跌,到今天经济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
我也认为外资够多对国防有助,协助节省军备费用:有谁乐意轰炸可能是自己人的房子呢?至于银根放宽得太大太久,是央行的错失,因为这错失找楼市出气是不容易自圆其说的。中国的经济增长冠于地球,市民要把他们花不掉的钱放到哪里去呢?股市我真的不明白。楼市暴跌是财富暴跌,依照费雪与弗里德曼的消费理论,市民的消费永远跟着财富的升降走。调校的困难又是利益团体的阻力:退休的反对通胀,工会对工资不让步,政府员工对工资不让步,「环保」法例也不让步。
(二)每个地区的平均月租是多少,以每平方米算,半年公布一次。温家宝大可煞掣》,预料到借贷放得太宽会带来的后果。
中国放宽银根的市场反应大约迟六个月,有了通胀预期调校回头需要一年时间,比西方的快一点,这是二十多年前弗里德曼和我研讨后得到的共识。另一方面,有些人买楼不管什么租值不租值,也不管折现不折现,只是见人买就跟着买,希望升值。
中国的经验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,中国的楼价下跌得厉害。不到十年美国的总借贷额上升了约三倍。
「小礼物走一走?雪碧可乐来一罐!」
还没有人赞赏,支持一下吧
哇~真是太棒了